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片

92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片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片插图

联合舰队舰艇

第一游击队

巡洋舰:吉野(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海军少将旗舰,舰长大佐河原要一)、浪速(舰长大佐东乡平八郎)、高千穗(舰长大佐野村贞)、秋津洲(舰长少佐上村彦之丞)

本队

巡洋舰:松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旗舰,舰长大佐梶本知道)、严岛(舰长大佐横尾道昱)、桥立(舰长大佐日高壮之丞)、比叡(舰长少佐樱井规矩之左右)、千代田(舰长大佐内田正敏)

旧式铁甲舰:扶桑(舰长大佐新井有贯)

炮舰:赤城 ;武装商船(代用巡洋舰):西京丸(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

北洋水师舰艇

铁甲舰:定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旗舰,管带右翼总兵刘步蟾)、镇远(管带左翼总兵林泰曾)

巡洋舰:来远(管带副将邱宝仁)、经远(管带副将林永升)、致远(管带副将邓世昌)、靖远(管带副将叶祖珪)、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广甲(管带都司吴敬荣)、超勇(管带参将黄建勋)、扬威(管带参将林履中)、平远(管带都司李和)、广丙(管带都司程璧光)

炮舰:镇南、镇中

鱼雷艇:福龙、左队一、右队二、右队三

黄海海战日方联合舰队战斗力?主力?等简单介绍下

日本联合舰队当时的构成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这四条快速巡洋舰可谓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精华所在,其作战方式就是利用航速,快速从北洋水师外侧绕过,利用速射炮首先干掉外围速度较慢的巡洋舰,然后和本队会和,共同攻击定远和镇远两舰

本队的旗舰“松岛”“千代田”“厳岛”“桥立”“比睿”“扶桑”

其中,松岛、严岛和桥立三舰是日本苦心设计的针对定远和镇远的秘密武器,上面装备320大炮,可惜设计不合理,在战场上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比睿和扶桑的速射炮在最后围攻定远镇远时发挥了一定的效用

本队侧面与北洋水师相隔的有桦山资纪乘坐的西京丸与准备用于内河侦察的炮舰赤城。它们二舰本来就没人指望战斗。西京丸实际是一条武装商船

联合舰队的主力当属第一游击群,战斗力最强,北洋水师损失的四条舰船全要记在他们账上

事后,美国海军上校,《海权论》作战马汉,对日本第一游击群的战术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次骑兵对炮兵式的打法。

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里面,日本的联合舰队里有三艘装甲的战舰,是哪三艘舰呢?

联合舰队的组成及军舰配置如下:

常备舰队:松岛、浪速、吉野、千代田、岩岛、桥立、高千穗、秋津洲、比睿、扶桑。

通讯舰:八重山。

附属舰:筑紫、爱宕、摩耶、鸟海、天城。

附属船:山城丸、近江丸。

附属水雷艇:小鹰、第七号、第十二号、第十三号、第二十二号、第二十三号。

西海舰队:金刚、天龙、大岛、大和、盘城、葛城、高雄、赤城、武藏。

附属船:玄海丸。

军港警卫:筑波、干珠(横须贺)。凤翔、海门、馆山(吴)、满珠(佐世保)。

甲午海战的黄海海战——中国鱼雷艇痛失良机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的护航舰队和运输船发动了突然袭击。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甲午海战爆发。1个多月后,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进行了一场海上大战,史称黄海海战。

9月16日凌晨,北洋水师18艘舰艇组成护航舰队,护送5艘运兵船从大连湾出发,前往大东沟登陆,增援在平壤的中国守军。“福龙”、“左队一号”、“右队二号”和“右队三号”4艘鱼雷艇参加了护航任务。

当天下午,舰队和运兵船平安驶抵大东沟口外,“福龙”等4艘艇与“镇南”、“镇中”2艘炮舰护卫运兵船人口,连夜登陆。“平远”、“广丙”2艘巡洋舰停泊在大东沟口外担任警戒,其余10艘战舰在口外12海里处锚泊,以防日舰偷袭。

17日上午10时,在大东沟口外锚泊的各舰发现了前来搜寻北洋水师的日本联合舰队。12时50分,双方正式开战。北洋水师以10艘战舰迎击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军舰,无论是军舰的数量、吨位还是军舰的航速和火力,都处于劣势,加之仓促应战,队形散乱,特别是刚刚开战舰队便失去指挥,导致北洋水师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6艘鱼雷艇没有能够随舰队前来。北洋水师有4艘鱼雷艇,占有绝对优势,本应对敌舰队构成很大的威胁。但遗憾的是,北洋水师的鱼雷艇没能在海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战斗打响后,停泊在大东沟口外的“平远”、“广丙”2艘巡洋舰和“福龙”、“左队一号”2艘鱼雷艇前往增援。它们加入战斗后,首先围攻日军的“西京丸”号。

“西京丸”是日本的一艘巡洋舰,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中将此时正坐镇该舰。由于“西京丸”火力较弱,又在混战中失去主力战舰的保护,结果多处中弹,船舱进水,舰上燃起大火,信号装置和蒸汽舵也遭到破坏,只得使用人力操舵。

2时40分,“西京丸”发现“左队一号”艇与“平远”、“广丙’向其冲来,便立即集中火力向“左队一号’射击。在“西京丸”4门速射炮的拦击下,“左队一号”被迫规避。

“平远”、“广丙”2舰奋勇前进至“西京丸”右舷500米处猛轰敌舰。正当“西京丸”进行顽抗时,“福龙”号鱼雷艇突然从浓烟烈火中冲出,向其发起了攻击。

3时05分,“福龙”在距“西京丸”约400米处,发射了第一枚鱼雷,从其右舷擦过,未能击中。“西京丸”被迫做躲避航行。“福龙”稍作调整后,又发射了第二枚鱼雷,但仍未能击中目标,鱼雷在距敌舰不足5米处再次从“西京丸”右舷擦过。

随后,“福龙”继续向“西京丸”迫近,艇上的速射炮不停向敌舰猛烈射击。“西京丸”仍在进行抵抗,炮弹不断从鱼雷艇上方飞过。“福龙”向右转舵,从“西京丸”左舷约40米处通过时,由舷侧鱼雷管发射了第三枚也是最后一枚鱼雷,准备给敌舰以致命一击。“福龙”号艇长蔡廷干在战后的报告中写到:当时大家都以为“此次定中无疑”,艇上官兵有的甚至开始欢呼起来。

正在“西京丸”上与6名军官一起观战的桦山资纪中将见鱼雷飞驰而来,已近在咫尺,无法躲避,不禁失声大叫:“啊!我命休矣!”随后便默然无语,听天由命。

然而,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鱼雷却没有爆炸。双方都大惑不解。直到7,8分钟后,鱼雷才出现在“西京丸”右方的海面上,接着又沉入水中。

原来,这枚鱼雷竟鬼使神差般地从军舰底部穿了过去!

侥幸不死的“西京九”此时被吓得丧魂落魄,慌忙逃出战场,向南败去。

“福龙”号发射的鱼雷为什么会从军舰底部穿过呢?据战后日方分析,鱼雷在发射后会一度较深地下沉,前进一段距离以后才浮出,触及战舰爆炸。由于“福龙”号距离“西京丸”太近,鱼雷下沉时恰好从军舰的底部通过,才使“西京丸”逃脱。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福龙”号转舵之际,船体向一面倾斜,舷侧鱼雷深入水中所致。

据记载,“左队一号”也在海战中发射了全部鱼雷,但未见史料有击中敌舰的描述。日本各舰的战斗报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只有“左队一号”营救落水官兵的记载。

经过近5个小时的激战,中日海军已厮杀得筋疲力尽。17时40分,日军见天色已晚,由于十分惧怕遭到中国鱼雷艇的袭击,便首先脱离战场,退往朝鲜西海岸的临时锚地。此后中国军舰重新集结,尾追日舰数海里,因相距太远,后转舵返回旅顺。

北洋水师在这场大海战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先后损失了5艘军舰,日军也有数艘战舰遭受重创。

“福龙”号鱼雷艇在近距离连发三雷,未能将已经多处受伤的“西京丸”击沉,痛失良机,十分遗憾。

北洋水师鱼雷艇未能在海战中取得战果,部分原因是当时运用鱼雷艇作战的技术和战术不够熟练。但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鱼雷艇官兵平时管理混乱,训练不够,技战术水平较低。战前,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尔中将就曾警告说:“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污秽狼籍,使或海波告警,业已无可驶用。”黄海海战应验了他的预言。

北洋舰队参加黄海海战的12艘军舰的各舰管带分别是谁?

定远管带:刘步蟾 镇远管带:林泰曾 经远管带:林永升

来远管带:邱宝仁 致远管带:邓世昌 靖远管带:叶祖圭

平远管带:李和 济远管带:方伯谦 超勇管带:黄建勖

扬威管带:林履中 广甲管带:吴敬荣 广丙管带:程壁光

好了,今天关于“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片”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片”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943756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