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各大阵容排行

87

我非常愿意为大家解答关于手机厂商各大阵容排行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复杂而有趣的问题,我将尽力给出简明扼要的答案,并提供进一步的阅读材料供大家深入研究。

手机厂商各大阵容排行插图

光阴似“重炮轰门”,咻的一声2021年就已经过去,在这一整年里发布的手机可真是好不热闹,虽然由于芯片产能问题大家厂商都经历着艰难的一年,但国产手机也并没因此退缩,带来了一部又一部令我们惊喜的产品。如果说绿茵场上首发的十一人,是各个位置中最强的是一个球员,那功能多样、特点各异的众多国产手机中,同样能够排出一套“十一人”的首发,组成2021年度的机圈“最强阵容”。

门将:红米RedmiK40

在2021年手机圈中能够担当首发“门将”的,非红米RedmiK40莫属。为什么这样说呢?相信大家还有印象,在K40系列发布会预热期间,红米官方打出了“旗舰焊门员”的称号,卢伟冰还亲自担当模特出镜饰演“焊门员”。咱就是说啊,这足球比赛要是有一方能够把门给焊上,那对于这场比赛我只想说:“已经结束啦!”

所以2021年度“首发十一人”中,红米RedmiK40担当“门将”一职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后场: OPPOReno7Pro 小米11ultra ROG 游戏 手机5sPro 荣耀50Pro

在后卫群中,通常都是会安排两个中卫、两个边卫组成四后卫的体系,而在边后卫得到机选中,获得首发资格的分别为OPPOReno7Pro与荣耀50Pro。熟悉足球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传统边后卫需要具备足够的上下奔袭能力,对于这种直上直下的线路设计,恰巧符合OPPOReno7Pro的直角边设计,硬朗的直角外观,直来直往丝毫不拖泥带水。

除了直上直下的能力,还得有足够的奔跑速度,这一点在荣耀50Pro上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搭载百瓦快充,25分钟即可充满,荣耀50Pro的充电速度在手机圈内完全属于顶级的水平。OPPOReno7Pro与荣耀50Pro这两台手机分居左右两闸,队伍实力足以大增。

中后卫的位置在球场上至关重要,不仅是门将身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发起进攻的第一梯队。在2021年度国产手机中,能担此大任的便是小米11ultra与ROG 游戏 手机5sPro这一对“中卫组合”。两台手机的共同特点就是有足够的分量,像中后卫一样有足够的吨位去进行身体对抗。另外小米11ultra强劲的影像能力能够使它扮演球场上“出球中卫”的角色,一脚精准的后场长传发起进攻。而ROG 游戏 手机5sPro则以长续航、高性能见长,契合足球中对中后卫体力、脚下技术的要求。

这四台手机组成了2021年度“首发十一人”的后防天团,不得不让人回想起曾经那句经典名言——谁能打爆这条后防线?

中场: OPPOK9s vivoX70Pro+ iQOONeo5活力版

中场位置乃兵家必争之地,往往对于球员能力要求也较为多样,在三中场体系中三名球员各展所长。以皇马的“典礼三中场”为例,三人分别负责“拦截扫荡”、“长传调度”以及“流畅组织”,而在2021国产手机中同样有三台手机能够进入年度“首发十一人”的行列,分别为OPPOK9s、vivoX70Pro+、iQOONeo5活力版。

首先就是担当“扫荡后腰”的OPPOK9s,作为一支球队的后腰一定要够硬,还得有足够满场飞奔的体力,OPPOK9s拥有5000mAh超大的电池容量,非常适合担当场上“跑不死”的角色;

而正中场的角色则非vivoX70Pro+莫属,V1芯片加持下的蔡司影像系统,让vivoX70Pro+的影像能力在2021年度的国产手机中独一档,这也与球场上正中场位置所要求的“核心视野能力”、“长传调度能力”不谋而合,真可谓是最佳人选;

而更加突前的前腰位置则起到衔接中场与前场的作用,使得进攻更加流畅顺滑。在手机中屏幕刷新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iQOONeo5活力版凭借144Hz的超高刷新率成功入选2021年度“首发十一人”,并担当负责流畅进攻的,增强前场活力的前腰位置。

前场: 荣耀Magic3Pro realmeGTNeo iQOO8Pro

分居两条边路的为荣耀Magic3Pro、与iQOO8Pro,两台手机的充电速度分别为100W与120W,都是行业顶级水平,这速度才是真正意义的“两翼齐飞”。同时荣耀Magic3Pro还是一台拥有多主摄融合技术的“影像旗舰”,在边路位置同时拥有极佳视野的,我们一般称之为“传中好手”,负责为门前的包抄队员精准输送炮弹。而iQOO8Pro配备的独立显示芯片让它的 游戏 性能表现非常强劲,这也非常符合边路球员强悍的“单兵爆破”能力,靠速度与技术便能单挑整个后防线。

在中锋的位置,毫无疑问就是上半年发布的realmeGTNeo,在发布之初,realme官方就已经打出了“旗舰射门员”的旗号。所谓“射门员”,即是完成最后一击的强力中锋,所以此次2021年度“首发十一人”的正印中锋的重担便落在了realmeGTNeo身上。

总结: 2021国产手机“多点开花”

纵观整个2021年,国产手机不论是从“量”还是“质”的层面,都呈现了一个上升的态势,能够排出一套“年度首发阵容”,也说明国产手机不仅数量庞大可供任意选择,不同功能类型的手机也是迷乱人眼。盘点的年度阵容中,也不是每一台手机都是顶级旗舰,就像足球一样不能够只堆巨星不考虑实际,能够有多样的选择对于消费者而言肯定不是一件坏事,也希望新的一年国产手机能够保持全方位增长势头,继续“多点开花”!

目前国内有哪些手机品牌

1,华为:在中低端,华为荣耀依旧位居互联网电商品牌第一阵容,互联网活跃度甚至有超越小米的势头。在高端产品线上,华为P系列和Mate系列手机,依然是国产手机品牌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

2,小米:小米是一家以互联网为主的手机厂家,在国内市场中,受到了以华为、魅族、步步高家族为主的国产手机的围剿,过的并不舒服,而在国外市场中,由于硬件专利的缺乏,导致海外市场拓展频频受阻。

3,vivo:vivo是国产手机中的一匹黑马,虽然vivo真正的独立运营时间仅仅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vivo依然已经是目前国产手机中最风光靓丽的。

4,酷派:作为曾经的“中华酷联”之一,在脱离了运营商渠道后,酷派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度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互联网资源方面,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而从酷派其中独立出来并给予希望的大神品牌,原本看到了发展成为一线互联网品牌的希望,但是在和360奇酷手机的合作中,掉了队,最后也是脱离了酷派的实际控制权。、

5,魅族:2015年魅族智能手机销量突破2000万台,虽然这一数字相比华为、小米等一线厂商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6,中兴:虽然曾经“中华酷联”中四小王子之一的中兴手机,在互联网大潮中有所迷失,但是,对于这个有着深厚技术底蕴的企业,任何厂家都是不敢轻视。

你觉得国产手机与苹果手机的区别在哪?

一,安卓系统的先天不足,不只是运行机制不同也不仅是开源问题。一开始的安卓就并不是为了触摸屏手机而准备的,而且谷歌为了狙击苹果选择了匆忙的推出安卓导致有很多漏洞和不完善。二,由于谷歌退华导致国内用不了谷歌服务无法进行类似苹果的消息推送,因此国内很多软件为了能接受到消息只能选择后台自启动,无良软件就频繁自启于是手机就消耗很多运存出现发热卡顿等问题。同时因不能使用谷歌商店,没有一个对国内软件进行权限审查的统一平台所以很多无良软件乱申请权限安全隐私等问题不断出现。三,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以为安卓手机厂商推硬件配置很厉害,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苹果才是堆硬件最厉害的,最起码每次发布会一出处理器就是跑在所有厂商前面。四,由于强大的系统和处理器等都是它自己的,所以苹果做到了最好的软硬结合也就是苹果手机可以得到最好的优化。当然啦其实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但是其它地方国产手机厂商和苹果的差距并不大,所以我选择了这些根源上的问题来讲。

国产手机永远比不了苹果手机在两个方面:部分硬件以及iOS系统的优势。

硬件方面部分领先国产手机

苹果手机的硬件不像目前国产安卓手机采用的一样,它的处理器主要是由自研的A13系列的处理器,与市面上一众品牌的处理器比如三星的猎户座、高通的骁龙以及联发科和华为的麒麟不相同,目前苹果的A13处理器是全球最快、运算能力最强的处理器,尽管目前还没有开发出5G Soc的A系处理器,但是凭借着和高通多年的合作以及对英特尔手机基带业务的收购,苹果也会很快推出自己的5G A系处理器;高性能的处理器再加上极快的存储,这就是iPhone极快的原因,iPhone采用了类似电脑上才有的NvMe存储方案,与目前安卓手机普遍使用的UFS3.0以及3.1相比,完全高出好几个档次,这也是苹果手机比国产安卓手机强大的一个原因。

iOS生态的流畅完善更加奠定苹果的绝对优势

除了硬件上有领先的A系处理器以及高速存储方案以外,在软件上苹果也凭借着iOS系统秒杀一大批安卓手机,iOS不存在垃圾信息、真后台的现象,因此几乎从你手机买的第一天开始一直连续使用3年甚至5年不关机、不清理后台都不会出现卡顿,而同期的安卓手机是绝对做不到的!再加上iOS生态的完善,无论是对下端的apple watch、airpods还是上端的ipad、mac都能做到无缝对接,因此全家桶的方案也非常方便无论是办公还是 娱乐 的用户。

因此,我认为国产手机与苹果手机最大的差别在于部分硬件的落后以及iOS系统的绝对优势!

我从自己使用过这两种手机的感觉和周边同学同事的反馈去展开这个问题。

近两年国产手机的发展,众多国产品牌大家也开始进行对比,从国产手机和苹果手机的外观设计来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苹果的外观设计师用心的,不粗糙的,国产手机由于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手机定价也有所不同,但真心来讲,高价位的手机在外观设计上还是能感觉花费一些心思,对于一些价格中等的机型,完全感觉不到心意。纵观国产手机高端机型,很难有一款手机会在外观设计上真正引起消费者的惊叹。苹果手机的外观设计确成为大家相继追逐甚至是购买的热点。其实从大多数使用者的角度,可能有些片面,手机的绝大多数功能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使用,或者说并不是真正的适用的,很多时候购买手机决定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他的外观。

以前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同事会说,使用过苹果的操作系统,你就不会再想要去使用安卓,这个的话当然是针对不同的群体,从我本身使用的角度来讲,因为用到的功能其实并不多,其实两种手机型号并没有真正的影响我的使用感受,现在很过国产手机的拍照效果甚至要比苹果效果更好,可能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总还是会想着去体验一下苹果不同的操作系统,而且人由于习惯的养成,可能也会更加倾向于自己熟悉的操作系统。

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如果苹果今年新品外观设计变动并不大,可能大家也不会去选择更新手中的手机。

国产手机=Android手机

现在的手机市场分为两大阵容。其中iOS为代表的苹果iPhone系列和Android为代表的众多国产手机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等众多厂商。其实将国产手机总归纳为Android手机也是可以的。

先说说系统iOS & Android

国产手机目前全部都是采用安卓系统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生度定制。于是乎国产虽然都是安卓系统却出现了EMUI,MIUI,Flyme等众多定制系统。这些系统在操作和美观度上都非常符合国人的操作习惯和审美风格。在加上现在手机厂商都会有论坛,都会听取用户建议并作出优化。所以现在的国产手机也是越来越好用。

iOS之所以强大,在于它帮用户做好了几乎所有的有关系统方面的事情。你拿到iPhone就可以直接用不需要担心他会帮你随意下载软件,不需要担心会有垃圾文件卸不干净,不需要担心会卡顿。很多人说iOS就是老人机,也不是没道理。用户只管用,至于怎么用苹果都帮你做好了。作为全球统一的一个大系统,iOS给用户留下的自定义可谓是少之又少。

再说说特色国产手机 & iPhone

国产手机可谓是百花齐放。每一家厂商都有自己的手机设计语言,也有自家的主打特色华为的拍照,小米的性价比,OPPO的...好吧编不出来了,魅族的小而精,等等方面。你可以在国产手机上看到最高支持45W快充的华为mate系列,也可以看到内置“云台”的vivo X50 Pro,你可以看到最高支持120hz刷新的一加8 Pro,也可以看到目前独特稀有白色面板的魅族MX 16,你可以看到后盖流光溢彩的小米10,也可以看到竹青素皮包裹着的OPPO find x2。

相反的苹果iPhone在这方面可谓是没有任何优势了。但是不同的是苹果总能够用它对供应商精准的把控作出比实物比官方图好看的产品。午夜绿+磨砂玻璃后盖低调深邃,配合着不锈钢的边框。可以说这是手机用料最扎实的了,同时也是最重的果半斤名不虚传我觉得苹果的设计师对于炫酷外观设计可能根本不感冒吧。况且苹果特色也不在于此。在A系列处理器和iOS的加持下,苹果可以是众多手机中的独一无二。

对了还有体验EMUI,MIUI,Flyme & iOS

国产安卓定制系统非常丰富也各有特色。但是在软件层面上厂商却没有什么好的方案进行统一管理。脱离谷歌管理的国产众多APP如同脱了僵的野马一般在用户手机和隐私的大草原上飞驰。各种推送通知层出不穷,点一下。莫名其妙的手机就会多出几个从没见过或者是其他APP。尽管现在在工信部的推动下创建国内统一推送联盟,但是现在来看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软件胡乱索取用户隐私权限这应该是国内安卓的一大痛点了。

iOS就是上面这一系列痛苦下的一片净土。在苹果AppStore的统一管理下,每个软件都很听话,获取权限也是小心翼翼,地图软件就绝对不会去获取用户通讯录信息,甚至你可以吧软件所有权限都关闭你都可以使用该软件。同时在apple统一推送的管理下,你甚至不需要打开软件也不会遗漏掉重要信息微信推送延迟这个的解决。同样的不单单是软件方面,纵观整个iOS生态也是很完善了,你可以在所有苹果设备之间同步你的数据。用手表直接解锁你的mac,用iPhone复制一段文章直接在mac上粘贴出来。或许苹果就是在这种体验上增加用户粘性吧。

总结一下

其实国产手机和苹果区别就是用户自己体验的区别。每个用户体验完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你可能觉得iPhone信号不好,国产安卓就没这个问题,他可能觉得国产安卓用2年就卡,iPhone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还有人可能认为iPhone不支持快充,安卓就可以,等等这些。物理上的实质性区别我们可以通过感官区分,但是实际体验上的区别还是要用日常生活来实践了。

尽量用简短的一句话吧。

最大的区别是所有的国产手机都没有跳出苹果手机的范围而后都纷纷表示自己的不亚于或者部分优于苹果手机,但实际上都又是以模仿苹果甚至长的很像苹果为主要的落脚点。

所以,不管是国产手机,还是苹果手机,你都在为没有用或者基本不用的多余功能买单。

建议以追求高性价比手机为主。

这题我会!

首先说说国产手机和苹果手机的区别就在于——用户体验,其实除了这个你也挑不出啥毛病,但是这个用户体验真的是一个致命的一点。

说到区别,我觉得从两个层面来讨论这个就比较合适的,第一个层面就是从手机采用的硬件层面来说,第二个层面就是从系统软件的层面来说。

硬件层面: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硬件层面吧,真的没啥好说的,在现在这个透明化的年代,大家都知道每个手机用了啥SOC、用了啥内存什么的,但是你硬要说哪个牛,那个差,其实也说不上。

为啥这么说呢?就以SOC为例,苹果A系的SOC很厉害吧,那CPU处理能力和GPU图像能力已经够牛了吧,各种吊打骁龙865,华为麒麟,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其实A系没有5G基带,散热控制的也不够好,经常让IPHONE变成大火炉。

但是从实际性的角度来说,你觉得A系SOC和骁龙865、麒麟990有啥区别吗?其实我告诉你真的没有,你刷个微信、打个王者荣耀,都是很流畅的,其实从我们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说,都一样。

当然,不是说硬件完全没有区别,我们需要用同等角度来审视,比如你不能用A13去PK730,这个道理就好比你不能用宝马去打宝骏,所以价格上到高端程度,真的不用担心卡顿的问题。

软件层面:

我个人觉得软件层面才是真正能区别两个派系的分别线,但是如果你问我到底IOS好用还是安卓好用,这个真回答不了,因为各有各的好处。

苹果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简洁易用,学习成本很低、流畅的特性以及丰富的软件生态。

苹果当初崛起可是以软件生态起家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不计其数的APP,基本你能想到的APP都可以在APPSTORE里面找到,当然,这个优势只是在当年很火,现在安卓也做的非常不错了。

然后就是IOS系统的简介易用了,所见即所得,很少的二级菜单充分降低了我们学习的成本,看到啥想要就点,不需要考虑别的。流畅这个点的话应该不用说了,用过IOS都知道苹果的丝般顺滑,尤其是120HZ的IOS简直爽歪歪啊!

再就是苹果的生态了,这个真的是无敌,无缝连接你的IPAD、mac等各种设备,新推出的airpods、watch等也是真香!

当然,说了这么多难道就没有缺点了吗?当然,其实缺点还不少。

不只是这些,还有很多的功能确实,但是为啥还用IPHONE呢?只能说瑕不掩瑜。

我个人用过小米、荣耀、魅族等好多安卓手机,其实觉得安卓在大的功能上真的不比IOS差甚至更好,但是就是在一些细节体验上真的就很要命了!

以上就是我在安卓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真的大问题没有,都是些小毛病,很影响用户体验。

但是安卓在迎合国人习惯真的做的非常棒,小米对于白噪音的支持,对于黄页的支持,对主题的替换等,真的也太贴心了吧!

所以总结的来说,我个人觉得国产手机真的不是比不上苹果,只是国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太重了,建议买个高端的安卓机体验体验。

苹果手机、不只是手机性能好,最主要的是苹果的系统,完美到现在无法超越!再好的手机,如果没有一个好系统支持,也无法超越苹果。有识之士早发现这一问题,可国产厂商无人去攻克系统,只在手机上作文章!

硬件:苹果一贯喜欢堆料。07年发布第一代一直到13年左右。苹果在硬件上领先安卓旗舰两年左右。从13年下半年的6发布到现在,苹果差不多领先一年左右。目前安卓最强的835综合性能上勉强能赶上a10。当然有些手机用了835,却在内存屏幕等一些其他主要部件上做节约成本的操作。会使得835体验大打折扣。

软件:这个目前分歧很大,主流系统就两种:一种是闭源的ios,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部分开放。一种是开源的安卓,近年在谷歌的努力在,不断走向封闭。简单来说就是,安卓曾经意味着随意刷机,现在越来越难了,很多大的romer团队要么散伙要么被收编。而国内一些发展较好的近年已经开始走向自己小范围的闭环。比如小米。未来的发展我看好闭环的系统。开源系统的碎片化很难保证足够的流畅,维护成本太大。

性能,价格,这么说吧,如果手机性能按10分来算,国产中高端手机可以再5到10分这个区间徘徊,然后苹果基本上在8到10分,也就是说,现在不少国产机的性能已经和苹果相差无几了,甚至体验还优于苹果。

然后就是拍照技术方面,苹果也是有所领先的

还有就是在系统方面,苹果为了维护用户的安全,采用了闭源的系统操作模式,但下载很多软件都要钱,我这样喜欢下软件的人比较头痛。而国产安卓采用了开源的系统模式,虽然很多软件很多 游戏 都可以免费下载,但不见得用户的信息和手机稳定性就一定特别好,这就是为什么早些年安卓手机如果不将系统进行优化,总会越用越卡的原因。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这些

好了,今天关于“手机厂商各大阵容排行”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手机厂商各大阵容排行”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943756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