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传奇(重生水浒张顺)

203

运河边上

水泊梁山

108好汉的故事在流传

提起古典名著《水浒传》,小朋友们一定都对里面的梁山好汉印象深刻吧!大家都知道他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那大家知道梁山在什么地方吗?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梁山作为结义的大本营呢?

这还要从水泊梁山的地理变迁说起。

很久很久以前,山东南部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随着地壳抬升,较高的部分形成了泰山,而泰山西南部一片低洼的原野由于常年的雨水淤积,再加上周围济水、濮水的注入,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古时候人们把这个北方大湖叫作大野泽,也叫巨野泽。

大野泽就在今天山东南部的巨野县,那么大野泽到底有多大呢?远古的记载已经模糊不清,不过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巨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可见大野泽在北魏时期还是一片非常广阔的水域。

水泊梁山传奇(重生水浒张顺)插图

宋江塑像

唐代以后,由于黄河决口,大野泽被泥沙淤积,湖底被抬升,湖面也由南向北逐渐缩小,南部的一大片都变成了沃野良田,北部残留水域则成了名闻天下的“梁山泊”。

宋咸平三年(1000年),黄河再次泛滥,河水灌入梁山泊,将西南的已经萎缩为“蓼儿洼”的大野泽再次连为一体,此时的水泊梁山已经是号称“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大湖了,不仅旁边梁山成了泊中之岛,现在东平湖以西的群山也成了当年梁山泊中的岛屿。这些小岛最高峰海拔有200多米,它们就是梁山好汉故事的发源地。

《水浒传》里写道,梁山一百单八将的首领叫宋江,外号“及时雨”,他以易守难攻的梁山为据点,竖起“替天行道”大旗,发动了起义。梁山这座小山看起来不起眼,但由于在京杭运河的旁边,四周水面广阔,进可攻退可守。朝廷每次派大军想剿灭梁山起义军,都无功而返。

水泊梁山传奇(重生水浒张顺)插图1

水泊梁山忠义堂

当年梁山好汉为了生存,在运河上打劫官府的运粮船,然后就把粮食藏在聚义岛上。聚义岛隐藏在一片茂密的芦苇中,很难找到。后来随着梁山英雄的美名传扬四方,很多对朝廷失望或者犯了罪的人也纷纷投奔梁山。

随着人越来越多,宋江便率领众人在湖边建起了江北水寨,并派人日夜把守。梁山好汉在这里与朝廷派来围剿的官兵多次交战,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些就是《水浒传》里讲述的精彩情节。

不过黄河水的涌入,一方面使梁山泊水面面积增大,另一方面也使湖泊严重淤积,所以梁山泊一直在向北退缩。从金代开始,随着黄河夺淮入海,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使梁山泊迅速淤浅。

直到明代后期,黄河才长期稳定为由淮河入海,梁山泊也因此逐渐干涸,成为旱时为地,涝时为湖的洼地。到了清代,湖泊大部分被垦为农田,残留水域北移。曾经八百里水面的梁山泊,常年水面仅余200多平方千米,名字也在咸丰年间由“梁山泊”变为“东平湖”。

梁山泊是大野泽的遗留水域,东平湖是梁山泊的遗留水域,当然也是大野泽的遗留水域。作为《水浒传》的发源地,东平湖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参观。

东平湖也是京杭运河的途经地,由于京杭运河分别从东西两面经过东平湖,东平湖所在的山东南部,也成为江北运河的组成部分。东平湖西近京杭运河,东连大汶河,北通黄河。湖区三面环山,景色优美,素有“小洞庭”之称。

水泊梁山传奇(重生水浒张顺)插图2

东平湖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943756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