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等学府(唐朝)

93

唐朝的公办最高学府是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其中,国子学的学生必须具备文武官员三品以上、国公的子孙,二品以上曾孙的身份;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五品、七品以上的官僚子弟。入学年龄为十四岁以上、十九岁以下。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

国子监设五厅六堂,全面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其中的五厅是:

博士厅:掌管教学工作。

掌馔厅:负责食堂管理。

典籍厅:掌管书籍资料的供应工作。

典簿厅:负责财务管理。

绳衍厅:负责国子监的纪律考核工作。

六堂为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为国子监日常教学的主要场所,正义、祟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与诚心两堂为中级,率性堂则是高级。国子监依照学生所学知识将其编入了各堂的授业课程,再让其逐级晋升。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1

据《唐六典》规定:“其生初入,置束帛一篚,酒一壶,脩一案,号为束脩之礼。” 国子监的学生入学时,要备束脩礼,入学以后的衣食住行就全部由政府负担了。

学生入学后,首先进行礼仪教育。

从着装、容颜、言谈、行为等多方面对监生进行培训,让每一个入监的学生都能熟记在心,融入日常生活。

学生在监读书上课时,必须对教官毕恭毕敬,作揖行礼,严肃认真,拱立听讲;如有疑问,举手请教。如遇教官出入教室,监生要站立道路两侧,并向教官请安,不得造次无礼。会讲时,学生要规规矩矩站着听讲;端正严肃,衣着整洁,不许燕安怠惰,脱巾解衣,喧哗嬉笑,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的礼仪教育,来保证整个国子监的教学秩序和学习效果。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2

国子监对学生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

举行大型活动和上课要点名,晚上就寝也要点名。绳愆厅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深入监生课堂和寝室查点人数,对无故旷课或夜不归宿的生徒要进行惩处。同时,还设立簿册专门记录生徒的言行,随时掌握其坐监到课的情况。每天在监学习,都要进行考勤,各堂设置签到簿,上面有本堂监生的姓名,签到红圈一个;如未签到,则由教官画黑圈一个。考勤率是晋升到高级班的重要考核点哦。

学生无故不得擅自离监,有事要请假,出入必须要持国子监发的出入牌。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3

国子监也有合理安排的假期。

除了每月朔望两天例行假期以外,还有“旬假”,即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有“田假”和“授衣假”,“田假”在阴历五月农忙时,“授衣假”则在阴历九月预备换冬装时,各放假一个月,准许学生回家探亲。家距学校较远,或家有大事,还允许酌情延长假期。若已经延长了假期,却还是逾期归校的,则令其退学。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4

国子监的课程周密详尽。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5

唐代国子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与课程安排,在分科和教学内容方面,不仅有选修课还有公共必修课。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孝经》、《论语》为公共必修科目。大经(《礼记》《春秋左传》)、中经(《诗经》《周礼》《仪礼》)、小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可以按规定选学。各经的修业年限是:《孝经》《论语》共学一年;《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各为一年半;《易》《诗经》《周礼》《仪礼》各为两年;《礼记》《春秋左传》各为三年。

律学、书学、算学的学生则对应学习法律、书法、数学专业课程。

唐代国子监还设立了习射与习字两个科,规定在每月朔望时要习射,成绩优异者予以奖励;习字则是以前人书法大家诸帖作为蓝本,每天须练习两百字以上。

国子监通常分两次授课:上午课程,由祭酒、司业主讲,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依次立于两侧,和学生一起恭立静听。午后是下午课程,由博士、助教为学生进行会讲,并进行背书、论课等指导。同时还会布置课外作业:每日须熟读背诵经书10篇;每日严格习字二百字以上;每月均须登记修改课外作业,没有完成者将受罚。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6

国子监也采用学分制。

学生升到率性堂以后,就开始采用积分制度。规定每年有十二次会考,每季度三次:孟月考本经义一道,仲月考论经一道与诏诰内科一道,季月则考经史一道以及两条判语。考试成绩共分为三个等级:文理试俱优者为上等,获一分;一项为优而一项为劣者视为中等,获半分;文理皆为劣者则视为下等,不给分数。以年为评判期限,获八分者为及格,并由国子监颁发“资格证书”,有此证书者就有被任命相应官职的资格了,而获八分以下者则判定为不及格,不及格者则不予毕业,继续留在堂内授业。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7

国子监也设毕业实习。

国子监规定,学生在率性堂学分积满之后,还需要经过“实习历事”并且合格,才能从政为官。“实习历事”通常也可称作“监外历练政事”,就是教学实习阶段。在此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轮流在国家与地方各个政府部门就职,学习如何处理政府事务。通常实习期限为半年,这期间学生白天要学习处理政府部门的日常事务,晚上还需要回到国子监读书和休息。除了被分配至中央各级部门以外,还会被分配至地方的州县,具体负责清理粮田与督修水利等。同时,制定有严格的实习考核制度,并与任官直接挂钩。

唐朝高等学府(唐朝)插图8

以上,对比现在的大学、大学生,感觉好的传统还是要坚持并发扬,比如大学教育也必须要严格要求……

(资料来源:人民网 刘永加 《唐代长安的“大学”》)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943756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