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经验环任性一点是什么(109级跑300环多少经验)
本文首发于“张永彬敏捷管理”公号,订阅“张永彬敏捷管理”公号,和我一起学习项目管理、敏捷管理和质量管理知识,打好项目管理基本功)
这是张永彬敏捷管理微信公众号的第63篇原创文章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们介绍了ISO 9216质量模型,互联网或软件开发团队,通过遵循ISO 9126质量模型的要求,引发的故障和错误比较少,从而确保软件产品过程和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这有助于团队的快速响应和对环境的适应。
而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能够快速适应、恢复和成长的能力,也是我今天想要谈的韧性的主要外在体现。
1 什么是韧性?
韧性是个啥?
韧性英文单词是Resilience,也可以称为复原力。
《PMBOK® 指南 》( 第7版 )指出,韧性是指吸收冲击的能力和从挫折或失败中快速恢复的能力。在项目中保持适应性和韧性,可使项目团队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聚焦于期望成果,这有助于他们从挫折中恢复过来。
上面这句话,不太好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韧性,可以这样认为,当一个人或者企业遇到意外,如“黑天鹅”事件或“灰犀牛”事件时,比如过去3年的疫情,能够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应有之义是,恢复周期长,恢复慢,是韧性不足的表现。
听起来,还是不太好理解。
以我们身体为例,可以这样理解韧性:
身体韧性,可以看成是我们的身体对于疼痛的耐受程度和适应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疼痛和不适,例如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工作压力等等。如果我们的身体韧性不足,就会更容易感到疲劳、僵硬、酸痛等不适感,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身体韧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例如进行柔韧性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姿势和保持充足的睡眠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增加身体的韧性,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
2 如何系统地理解身体韧性?
云南大学项目管理教授汪小金博士,在2022年基于自己跑步的经验,总结出“身体韧性模型”(如下图1),包括敏感性、适应力和恢复力。
图1 汪小金博士原创的“身体韧性模型”
下面,我以跑步为例,运用身体韧性模型来解读身体韧性。
(1)从敏感性视角来看,就是身体要能够提前感知到风险或问题可能发生的概率,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以跑步为例,就是要在跑步前,提前在头脑中想定出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身体不适,路况,人流量,供给不足,从PDCA这个思路,给个大概的应对措施,比如降低跑速,换路线,提前准备水、能量胶、糖粒和盐粒等。
用项目管理的语言来表述,就是要树立比较高的风险意识,提前识别出来风险和问题,给出应对预案。
(2)从适应力视角来看,就是当发生某件事情,能够尽快面对这个情况,少抱怨,既然问题已经发生了,就不要过多的埋怨团队和自己了,尽快想办法,做出调整(快速复盘、应对)。
以跑步为例,会遇到肚子不舒服或者出现哪里疼痛的情况,那就要降低速度,或者求助下其他人(情况严重时),解决处理好,不能任由其变化,这样的话,容易失控,对身体也不好。
用项目管理的语言来说,就是要规划好风险应对的措施,一旦风险(主要是威胁)转化为问题,就要想办法处理,也即根据情况采取转移、减轻、接受或上报等措施。
(3)从恢复力的视角来看,这是从整体看、端到端地看,从遇到新的危机到妥善解决危机,使得系统恢复到原有或者更高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是在敏感性、适应力的基础上,从资源的冗余,处理机制和解决周期角度去看。
比如我跑步为例,跑步(10+公里)完成后,会感到“累舒”:身体疲倦,心情舒服。身体和心灵,存在不一致。
因此,我需要在跑步10公里后,拉伸小腿5-10分钟,恢复下肌肉疲劳,但是即使这样,我有时候感觉还是状态不好,浑身黏糊糊(刚跑完步)的,这时就需要回家冲个热水澡,然后再躺下睡一觉,休息1-2小时就差不多恢复了。
写到这里,我们来小结下。
基于模型,从敏感性、适应力和恢复力这三个视角,去理解人或者项目组织的韧性,我认为是不错的认知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理解韧性这个概念,方便其在项目交付过程中更好地识别、处理风险事件和解决问题。
关于韧性、身体、项目团队的话题,今天就谈到这里,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深入探讨。
End.
欢迎加入【项目经理问答图】知识星球
可免费获取更多精品项目管理资料
精品资料下载:涉及软件产品管理、项目管理、敏捷管理、质量管理、过程改进、软考、PMP、ChatGPT应用等资料,含公众号之前发布过的,即将发布的以及更多的优质资料。
或者,点击“张永彬敏捷管理”微信公众号《基于模型浅谈对身体韧性的理解》查看全文
更多精品内容,请关注“张永彬敏捷管理”微信公众号。